利用ZPL計算衍射光學元件(DOE)的表面輪廓
利用ZPL計算衍射光學元件(DOE)的表面輪廓
介紹
本文ZPL宏可用于計算旋轉(zhuǎn)對稱Kinoform透鏡表面(OpticStudio中為Binary2面型)的相位(phase)以及矢高(Sag)。使用者需在運行宏前輸入半徑(Radius)每隔多長時間重復計算一次,之后宏會計算出每個半徑值對應的矢高并給出相應的衍射區(qū)域編號(Zone number)、步長(Step Size)、每個區(qū)域所在的位置半徑(Zone Radius)、每個區(qū)域內(nèi)/外半徑矢高(Sag with inner/outer radius)。除此以外,該宏還會計算出每個區(qū)域的輪廓頻率(Profile Frequency,單位為waves/mm)作為生產(chǎn)難易的評估參數(shù)。
表面矢高的一般形式如下:



其中 C=1/R,R為半徑;K為圓錐系數(shù);ρ為徑向坐標;A2,4,6,8…為非球面系數(shù)。λ為波長;N為透鏡折射率;C2,4,6,8…為相位系數(shù)。
步長(Step Height)計算公式如下:

衍射光學元件(DOE)表面輪廓如下,單位為弧度:

其中 R 為歸一化半徑。
典型的衍射光學元件輪廓如下:

輸入
輸入表面編號以及迭代半徑間隔就可以計算出表面矢高。如下圖所示:


輸出
宏會輸出區(qū)域編號(Zone number)、步長(Step Size)、每個區(qū)域所在的位置半徑(Zone Radius)、每個區(qū)域內(nèi)/外半徑矢高(Sag with inner/outer radius)以及輪廓頻率(Profile Frequency)。具體結(jié)果如下:

接著會輸出每個迭代半徑值(根據(jù)前面輸入數(shù)據(jù)計算所得)以及相應的表面輪廓信息。

宏會計算出相位、相位整數(shù)部分以及Phase modulo 1 Wave結(jié)果,如下圖所示:

最后還會畫出輪廓頻率圖(單位Waves/mm),圖中描點部分為區(qū)域半徑(Zone Radius):

參考文獻
RIEDL, Max J., “Diamond-turned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for the infrared: suggestions for specific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manufacturing remarks”, SPIE Vol 2540 / 257